三年援藏路 一生西藏情
開欄的話:
2024年是對口援藏工作實施三十周年,三十年來,無數援藏干部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西藏,為西藏的繁榮發展傾盡心力,與當地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,雪域高原處處傳頌著感人的援藏故事。西藏日報格桑梅朵版今起推出“西藏,我的第二故鄉——紀念對口援藏30周年”欄目,將動人的援藏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。
從來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像西藏這樣令人魂牽夢縈。
轉眼的工夫,從西藏回到山東已經一年多了。
一年多來,人還是恍恍惚惚,仿佛西藏并未遠離。
每每與朋友交談,話題兜兜轉轉,最后總會轉到西藏;多少次夢里,夢到的都是西藏,西藏的山山水水、一草一木,西藏的同事朋友、一顰一笑……一切都是那么真實、親切!
真不愿意從夢中醒來!
直到此時,才真正體會到,“三年援藏路,一生西藏情”絕非空話,西藏早已深入我們的骨髓里、融入我們的血液中,成為我們終其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經歷。
如果說三年援藏是一種情懷,那么現在,西藏就是一種情結。
2019年7月1日,我淚別家人,從地處黃海之濱的山東飛赴雪域高原,來到珠穆朗瑪峰的故鄉、雅魯藏布江的源頭——日喀則市,開始為期三年的醫療對口支援工作。
三年時間,說起來很長。
三年,一千多個日日夜夜,要在與家鄉隔著八千里路云和月、平均海拔四千米的異域他鄉度過,遠離親人的那份孤獨如何消弭,對親人的思念如何釋放,又如何在對抗高原反應的同時把援藏工作做好,這是每個援藏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這種日子何時才能熬出頭?當時想一想都覺得太過漫長,近乎遙遙無期。
然而,真正走下來,三年很短。
懷著“進藏為什么,在藏干什么、離藏留什么”的靈魂三問,秉著“艱苦不怕吃苦、缺氧不缺精神、海拔高境界更高”的精神,抱著“與其苦熬不如苦干”的人生態度,我們腳踏天路,砥礪前行,與西藏同胞一道,風風火火干事業,風雨無阻向前進。
腳下奔忙的人總覺歲月如梭,心懷事業的人更感光陰緊迫。
忙碌之中、轉眼之間,當初離家時告別家人、淚灑征袍的情形還歷歷在目,離藏返鄉的時刻就到了。
告別西藏的時候,正如三年前離家時的百般不舍。
想到即將離開工作和生活了三年的西藏,即將和朝夕相處的同事們、情同手足的朋友們告別,我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。
西藏三年,是我人生中最難忘、最珍貴的歲月。
三年來,我曾迷茫過,驚恐過,孤獨過,奮斗過,流淚過,歡笑過,但從來沒有后悔過。
三年來,經過了高原的磨礪,我忽然有種頓悟人生的感覺,明白了人為什么而活著,什么重要,什么不重要,在艱苦的環境中,在身體的煉獄里,活著就已不易,還談什么名利?這正是西藏被稱為“心靈牧場”的關鍵所在。
三年來,我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人生價值。爭取資金4000萬元幫助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建設了門診綜合樓,為醫院爭取了15個人員編制,學科建設和診療水平躍上新臺階,婦保院成為區內一流的“生命搖籃”;先后從山東調集兩批16名精神衛生專家助力日喀則市建立了精神衛生防治體系;創立“魯藏一家親·共圓健康夢”齊魯醫療高原行品牌,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,連續三年開展活動,累計救治各類疾病患者1700余人,其中132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祛除了“心病”,獲得了“新生”。想做的都做了,該干的都干了。每每想起這些,就覺得心里特別踏實,經歷分外厚實,人生格外充實。人活一世,有什么比干事創業更有價值的呢?還有什么比投身雪域、奉獻高原、建功邊疆更有意義的呢?
三年來,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西藏這片土地上獨有的文化魅力。那雄偉的布達拉宮、那人流如織的大昭寺、那金碧輝煌的扎什倫布寺、那有著“第二敦煌”之稱的薩迦寺、那充滿神秘色彩的古格王朝遺址、那絢麗多姿的拉孜堆諧、氣勢如虹的迥巴藏戲、龍騰虎躍的乃龍甲諧……無不令人肅然起敬,徹底顛覆了我原先對西藏的印象,這里并非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,這里擁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,是中華民族文化百花園里的一塊獨有的瑰寶。
三年來,我利用閑暇時間四處行走,走過了萬水千山,領略了大美風光,感受到了“眼睛的天堂”的神奇魅力。那舉世聞名的珠穆朗瑪峰,那浩浩蕩蕩的雅魯藏布江,那空曠孤寂的羌塘無人區,那燦若明珠的納木錯,那宛如仙境的陳塘,那有著“蓮花圣境”之稱的墨脫……處處都留下了我深深的足跡,不僅加深了我對西藏的了解,也加重了我對這片神圣國土的熱愛之情。
三年來,我們在雪域高原提升了境界,磨煉了意志,增長了才干,收獲了友情。能夠親身經歷、參與到西藏穩定、發展、生態、強邊四件大事中,我們感到無比幸運和自豪,對“國之大者”“治國必治邊、治邊先穩藏”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。沒有人天生就是堅強的,我們在與高反的斗爭中,磨煉了意志,延展了韌性,增長了本領。
三年來,我們始終與當地干部群眾站在一起、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工作中密切配合、團結協作,生活中心心相印、相互照顧,結下了親如手足、血濃于水的兄弟情、民族情。
“海拔三千八,這里是我的家,美麗的日喀則,我為你牽掛……”這是我們援藏人不朽的“戰歌”,也是我們永遠的心聲。
這種情感,只有援過藏的人才有、才懂、才會刻骨銘心。
這種情感將伴隨我們一生,直到終老,西藏將永遠珍藏在我們心中,無論我們走到哪里,魂里夢里都是她的倩影。
三年援藏路,一生西藏情。
西藏,我們一朝結緣,便是永遠;
西藏,我們不說分離,來日再見。
?。ㄗ髡呦瞪綎|第九批援藏干部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日喀則以“小組團”援藏模式助力生態文明高地建設
近年來,日喀則市深化拓展對口援藏成果,創新推動建立生態環境系統對口幫扶合作機制,探索推廣生態環境領域“小組團”援藏模式,帶動基礎能力“大提升”。[詳細] -
醫療援藏:墨脫首次開展0-18歲人群先心病篩查
援藏醫療隊在墨脫縣中學開展先心病篩查。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