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龍”重登場】您瞧!古代盛食器上的龍形小獸多可愛
青銅簋既是古代的盛食器,其作用相當于今天的碗,也是祭祀和宴饗時的禮器。出現在商代早期,但數量較少,商代晚期逐漸增加,戰國后,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,極少見到。
簋的形制很多,發展變化也較大。有圓形的,也有方形的,早期無耳,后期除雙耳圈足簋外,還出現了四耳簋、三足簋、四足簋和方座簋等。常以偶數出現,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。據史書記載,天子用九鼎八簋,諸侯用七鼎六簋,卿大夫用五鼎四簋,元士用三鼎二簋,以此象征帝王公卿的等級地位?! ?/p>
圖為青銅龍耳簋 翻拍自《故宮日歷》
此件青銅龍耳簋,呈圓形,由器與座兩部分組成。器有蓋,蓋捉手為向外敷展的蓮瓣,中央飾蟠虺紋。器身矮體寬腹,雙龍耳,龍首向外,龍頸處各一龍形小獸,龍尾翹卷,俏皮可愛。圈足下連方形座,蓋邊、腹、座飾云帶紋,間以重環紋。造型雄偉,氣勢磅礴,是這一時期簋的標準器。(中國西藏網 綜合/周晶 攝影/楊月云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西藏墨脫:堅守初心使命 守護“蓮花圣地”
墨脫一詞在藏語中意為“花朵”,歷史上有“博隅白瑪崗”之稱,藏語意為“隱藏的蓮花”。[詳細] -
他始終記得紅軍留下的話——著名愛國人士相子·益西多吉
爐霍壽靈寺的一間僧房里,幾盞油燈忽閃忽閃的。國民黨派出的“西康宣慰使”諾那呼圖克圖居中而坐,正說得唾沫飛濺。[詳細] -
風雪高原行|特寫:飄過喜馬拉雅山脈的“紅線”
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,距離拉薩市近1300公里,境內不僅有岡仁波齊、瑪旁雍錯、科加寺等自然人文景觀,還有中國普蘭口岸、邊貿市場等。[詳細]